重慶盎瑞悅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飛灰無害化及資源化利用處置技術項目特點
該技術項目具有以下優勢:
1. 我司的垃圾飛灰處置技術納入了國家生態環境部標準《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污染控制技術規范(HJ1134-2020)》;
2. 我司的該技術核心裝備納入國家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和國家生態環境部《無廢城市建設先進適用技術入選技術清單》;
3. 該技術項目全部處置成本不超過700元/噸,可以在垃圾焚燒發電廠內建設,即:由于該項目產生的廢氣量極少,完全可以與垃圾焚燒發電廠現有煙氣處理系統共用;資源綜合利用脫氯生成再生鹽的過程所需的蒸汽,可以利用垃圾焚燒發電廠多余的余熱蒸汽,這樣可減少占地和投資;同時垃圾焚燒發電廠達到所產飛灰無害化綠色利用、飛灰不外排,產業升級,實現與垃圾焚燒發電廠共贏的目的。
4. 該技術項目能達到垃圾飛灰無害化、資源化的目的,產生的再生鹽能達標作為產品銷售,脫氯提鹽后的渣能夠達標作為建材生產原料;
5. 該項目依靠創新驅動,涉及產業和領域新、技術含量高,滿足了新質生產力的所有特征,是垃圾發電廠產業升級、踐行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
據相關數據顯示, 2024年全國在建和運行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大約1500座。
如每一個垃圾焚燒發電廠配套建設一套2萬噸/年的垃圾飛灰無害化及資源化利用裝置,按每套總投資6000萬元計算:全國垃圾飛灰無害化及資源化利用項目裝備將形成900億元左右的市場需求。
全國每年將產生3000萬噸以上垃圾焚燒飛灰,垃圾焚燒飛灰按照處置費平均1500元/噸計算,可達到450億元/年左右產值。
無害化處置后的再生鹽產品達到700萬噸/年以上,廢鹽資源綜合利用產值按均價300元/噸計算,可達到21億元左右。
無害化處置后的渣約2300萬噸/年,作為達標建材原料,按照100元/噸計算,其綜合利用產值可達23億元。
因此在全國推廣實施該技術項目將實現900億元的投資市場,并且每年產生450+21+23=494億元的綜合利用收入市場。
作為重慶市的技術項目以重慶基地向全國進行推廣利用,不但能夠實現900億元的投資市場和每年494億元的綜合利用收入市場,同時采用高新技術+智能裝備,加速該產業實現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整個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升級。
采用TC+SPI技術提升垃圾發電廠固廢處置產業發展
二次物料復合(Twice Composite,TC)技術和自蔓延熱解焚燒(Self-propagation Pyrolytic Incineration,SPI)技術是重慶盎瑞悅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垃圾飛灰和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置技術,能夠有效對垃圾飛灰和生活污泥進行無害化處置,并實現資源綜合利用,達到了提升垃圾發電廠固廢處置產業的目的。
垃圾焚燒發電是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的*佳方式,國家頒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要求“已有或規劃兼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城市,宜優先選擇采用污泥與生活垃圾混合焚燒方式處理處置污泥”。
摻燒污泥存在污泥含水率高,進入垃圾焚燒爐內會直接影響垃圾焚燒爐內工況;同時導致焚燒飛灰量增大、摻燒比例較小,以及焚燒工況不穩等問題。因此,導致垃圾焚燒廠不愿協同焚燒處置生活污泥的尷尬局面。以垃圾發電廠為核心的固廢處置產業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但因為存在以上問題,難以實施推廣。
重慶盎瑞悅科技有限公司TC+SPI技術有效解決了以上難題。
該工藝方案在對垃圾分選篩下物、生活污泥、濾池液污泥進行預處理后,進入SPI系統有效處置。同時,也能將垃圾發電廠產生的飛灰進入TC+SPI系統有效處置。
采用該方案,解決了當地政府其他固廢處置的難題,同時增大垃圾發電廠的固廢處置功能和種類,符合國家固廢處置的發展規劃,能提升垃圾發電廠的產業升級,打造新型的固廢處置產業。目前,該方案已在深圳等地實施。